2024年5月最新国内宏观经济数据
2024年5月最新国内宏观经济数据
1、国内CPI
2024年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3%。其中,城市上涨0.3%,农村上涨0.4%;食品价格下降2.7%,非食品价格上涨0.9%;消费品价格持平,服务价格上涨0.8%。1—4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1%。
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1%。其中,城市上涨0.1%,农村持平;食品价格下降1.0%,非食品价格上涨0.3%;消费品价格下降0.1%,服务价格上涨0.3%。
【总体来说需求端仍无好转迹象,现在消费几乎成了GDP真正的唯一动力,去年对GDP的贡献率高达82%。消费起不来,也就是说CPI不上升,经济就不可能复苏。】
2、国内PPI
2024年4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0%,降幅比上月分别收窄0.3、0.5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2%、0.3%。1—4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3%。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2%,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17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下降1.0%,原材料工业价格上涨0.3%,加工工业价格下降0.4%。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1%,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0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1%,衣着价格持平,一般日用品价格上涨0.3%,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0.5%。
【PPI持续第15个月同比下降,持续第6个月环比下降。PPI长期为负,4月跌幅微微收窄,意味着商品出厂价格不断走低,商品卖不出去,降价销售,向下传导作用,导致产出下降,居民收入下降,就业岗位减少】
3、国内PMI
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4%,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制造业继续保持恢复发展态势。
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0.3%,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中型企业PMI为50.7%,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为50.3%,与上月持平。
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高于临界点,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低于临界点。
生产指数为52.9%,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生产活动继续加快。
新订单指数为51.1%,比上月下降1.9个百分点,继续高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保持恢复。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1%,与上月持平,低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继续减少。
从业人员指数为48.0%,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略有回落。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4%,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继续加快。
4、国内社融数据(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额)
中国人民银行5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前四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19万亿元;前四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2.7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04万亿元。
2024年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89.93万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较上月末下降0.4个百分点。
具体到4月,社会融资规模减少1987亿元,新增社会融资规模继2005年10月后再现负增长。其中,分项中政府债、企业债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成为4月社融的主要拖累项。
4月政府债券净融资-984亿元,较3月少增5610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增5532亿元;
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4486亿元,同比多减3141亿元;
企业债券新增493亿元,同比少增2447亿元。
信贷分项中,企业同比多增、主因票据支撑,居民贷款延续低位。4 月,企业中长贷同比少增2600 亿元左右至4100亿元,企业短贷转负至-4100 亿元,票据融资8400 亿元左右、同比多增超7100 亿元。居民中长贷、短贷双双转负至-1666 亿元和-3518 亿元左右,同比降幅分别扩大510 亿元和2300 亿元左右。中长贷可以理解为经营贷、房贷,短贷主要是消费贷
(票据融资新增8381亿,说明实际融资需求有限,需要靠票据冲量完成额度)
简单来说居民比起消费更愿意储蓄,比起借钱更愿意还钱(资产负债表衰退阶段的典型症状)。疫情过去一年多了,复苏依旧没来,反而更恶化了。货币政策边际效应减弱了,目前货币存量已经不少了。
同时,M1、M2 双双回落。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1.19万亿元,同比增长回落1.1 个百分点至7.2%。狭义货币(M1)余额66.01万亿元,同比下降1.4%。剪刀差走阔至8.6%
我们4月回顾3月数据的时候看到: M1同比增长1.1%,环比下滑0.1%;M2同比增长8.3%,环比下滑0.4%;M2-M1剪刀差为7.2%,较上月的7.5%略微收窄。【M1 1.1%已经是非常非常低的水平,基于此4月PMI可能无法站稳枯荣线,中小型企业估计都得掉回原区间。另外M2同比部分已经落到8.3%,如果对此不加以干涉M1同比只会继续回落,甚至跌倒负数也不是不可能。M1同比为负是很可怕的,它意味着除开一些垄断暴利行业,其余的绝大多数行当都是做啥亏啥,M2彻彻底底的成了债务游戏】
这表明实际上企业和居民的消费与投资意愿全面走弱,企业无意愿投资/扩大正再生产,居民购房意愿不强,未来信心仍然不足。
l 4月央行出台相关文件,表示落实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防范高息揽储行为,打压银行手工补息的情况,就是觉得M1太弱了,想把钱赶到实体经济里面去。
l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目前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已超300万亿元,存贷款规模也十分庞大,而且还在较快增长。但同时我国经济内需不足,通胀水平保持低位,市场有疑问这些钱去哪儿了,是否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有没有空转.
l 从“钱去哪”角度看,贷款主要投向了企业和实体经济的供给端。分析钱去哪了,先要看贷款的流向。分部门看,3月末我国企(事)业单位贷款、住户贷款分别达163万亿元、81万亿元,分别占全部贷款的66%、33%,企业仍是贷款的大头。也就是说,贷款投放主要用于支持企业扩大投资和生产、居民购房和消费。分期限和行业看,目前我国中长期贷款占比超过三分之二,基建、房地产、制造业等重资产行业约占全部贷款的五成,而居民的非住房消费贷款占比不足10%。
从“钱在哪”角度看,存款主要在居民部门。2024年3月末,在约296万亿元的存款总盘子中,居民、企业、政府各占49%、27%、14%,分别较疫情前的2019年上升7.1个、下降4.2个、下降3.3个百分点。贷款主要投向了企业,通过各类支出会体现为居民存款,但由于居民消费有待恢复、总需求不足,存款主要留存在居民部门,没有进一步通过居民部门支出转化为企业存款。同时,企业和居民的存款定期化趋势加剧。定期和活期存款比重已由2017年的“六四开”升至目前的“七三开”。
5、商品出口情况
4月出口数据来了,按人民币计价,中国4月出口2.08万亿元,同比增长5.1%;进口1.56万亿元,同比增长12.2%。按照美元计价,4月中国出口总值2924.5亿美元,同比增长1.5%;4月进口总值2201.0亿美元,同比增长8.4%。4月出口同比增速“由负转正”,较前值大幅回升(以美元计,3月出口额同比下降7.5%),好于市场预期,有改善倾向。
由出口重点商品表可得,出口情况4月同比量价齐升的种类有家用电器、汽车、船舶、液晶显示板;
由主要国别(地区)总值表可得,4月我国对欧洲联盟国家出口同比-4.8%,对美国出口同比-1%。(3月对欧盟国家出口同比-5.7%,对美国出口同比-1.3%)